
我國犢牛養殖業在畜牧業發展良好,發展前景良好,但犢牛養殖成活率低,荊門華中農業股份有限公司介紹主要有以下幾個問題。
1不當的分娩護理
剛出生的小牛抵抗力差,很難立即適應外界環境。如果在分娩或哺乳過程中護理不到位,很容易讓小牛感染一些細菌,導致小牛生病或死亡。
2日常喂養忽略細節
每日飼喂也是犢牛成活率的關鍵環節。哺乳期的奶牛需要大量的營養補充,小牛從奶牛身上吸收營養以促進自身發育。但是,很多飼養員忽視了對犢牛進行合理科學的飲食,導致犢牛生長發育遲緩,影響了犢牛的品質。
3對常見牛病的不當防御
這是大多數小牛死亡的直接原因,由于我國預防犢牛常見病的能力有限,這一點要特別注意。同時,在今后的養殖工作中要加強常見病害的預防。
肉類養殖技術
1.犢牛護理技術
牛犢在出生后1小時內給予初乳。如果奶牛無法得到初乳或由于某種原因牛奶不足,則需要用人造牛奶代替。人造奶應根據小牛的營養需要配制。喂食時充分攪拌后,加熱至38~40℃喂食,每天4~5次。出生7~10天后,可將小牛牽著牛到戶外或運動場自由運動半小時。一個月后可以增加到1~2小時,以后可以逐漸延長。犢牛舍應保持清潔、干燥、衛生,冬季保暖,夏季通風防暑。每天為小牛提供干凈的水,讓它們自由飲水。
2.犢牛早期飼喂技術
早期飼喂從2~3月齡開始,在牛欄外單獨設置犢牛喂食欄或喂食槽,防止奶牛搶食。每天喂食1~2次,下午或晚上一次;喂食兩次時,早晚各一次。加料時將混合精料與水按1:2.5混合,形成濕稠狀物料。飼喂量應根據母乳量和犢牛體重而定。一般在2個月大開始試飼,以增強犢牛對補充劑的適應性;3個月大時每日喂食0.2-0.3公斤;喂混合物0.3-0.8公斤;5個月大時增加到0.8-1.2公斤,6個月大時增加到1.2-1.5公斤。在喂食期間,給小牛喂食柔軟、好的草料,并允許其隨意進食。該混合物是根據小牛的營養需求配制的,早期補充劑參考配方:玉米面47%、麩皮13%、豆餅20%、草粉(或玉米秸稈粉)15%、磷酸氫鈣1.2%、食鹽0.8%、添加劑3%。